景點介紹 About us
竹山媽祖相傳清朝來自大陸福建,從湄州渡黑水溝來台時,過程是既危險又顛波,俗語講,十渡三回一失。在大風大浪的黑水溝如何可能使媽祖神像安全到達臺灣地區,早期的先民做法將神像雕刻分解成各段落,載到台灣後再行組裝完整,組裝時產生銜接的關節點,神像就很像有關節的組合,並非今日一尊雕刻而成。媽祖信仰在台灣有極大的共同性,也成為大家信仰的對象,就地域獨特性發生,在竹山的「紅白花事件」與「錦蛇示警」、「和解酒」,就是媽祖的傳奇地方抗日歷史故事。
廟中保存兩塊古蹟碑,嚴禁勒索竹排碑記,正堂馬示碑斷裂有接合歷史,都與一九香油錢的爭端有關。另外在媽祖廟上方的雲林路,竹山僅存補鞋匠仍保存傳統工法,好的皮鞋都在這裡補修,廟口文化空間就是地雜事多的風土誌口述來源。(Why日本人喜愛白色,台灣人以紅色為喜氣?紅白花大屠殺事件中,為何日本人是胸前綁紅花,台灣人綁白花?)
文字來源:南投縣政府
廟中保存兩塊古蹟碑,嚴禁勒索竹排碑記,正堂馬示碑斷裂有接合歷史,都與一九香油錢的爭端有關。另外在媽祖廟上方的雲林路,竹山僅存補鞋匠仍保存傳統工法,好的皮鞋都在這裡補修,廟口文化空間就是地雜事多的風土誌口述來源。(Why日本人喜愛白色,台灣人以紅色為喜氣?紅白花大屠殺事件中,為何日本人是胸前綁紅花,台灣人綁白花?)
文字來源:南投縣政府